设为首页  |  加入收藏  |  公司资料库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业务交流
政策法规
 政策解读
 在线留言
 资料下载
 
政策法规 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业务交流 > 政策法规
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21号 关于《发布个人所得税申报表》的公告附件
日期:2013/4/27  浏览次数:973

 

附件6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表(B表)
税款所属期:自          日至       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金额单位:人民币元(列至角分)

姓名
 
身份证件类型
 
国籍(地区)
 
身份证件号码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所得来源国(地区)
所得项目
收入额
税前扣除项目
减除费用
准予扣除的捐赠额
应纳税所得额
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月应纳税所得额
税率
%
速算扣除数
应纳税额
基本养老保险费
基本医疗保险费
失业
保险费
住房
公积金
财产
原值
允许扣除的税费
其他
合计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本期应缴税额计算
国别(地区)
扣除限额
境外已纳税额
五年内超过扣除限额未补扣余额
本期应补缴税额
未扣除余额
19
20
21
22
23
24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谨声明:此表是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》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填写的,是真实的、完整的、可靠的。
纳税人签字: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月 日
代理机构(人)签章:
经办人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经办人执业证件号码:
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:
受理人:
代理申报日期:    年 月 日
受理日期:   年 月 日

国家税务总局监制
填表说明:
一、适用范围
本表适用于“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”的纳税人的纳税申报。纳税人在办理申报时,须同时附报附件2—《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表(B表)》。
二、申报期限
年度终了后三十日内。取得境外所得的纳税人应在该期限内将应纳税款缴入国库,并向税务机关报送本表。纳税人不能按规定期限报送本表时,应当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》(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)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办理延期申报。
三、所得为外国货币的,应按照条例第四十三条的规定折合成人民币计算纳税。
四、本表各栏填写如下:
(一)表头项目
1. 税款所属期:是指纳税人取得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款的所属期间,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。
2. 姓名:填写纳税人姓名。中国境内无住所个人,其姓名应当用中、外文同时填写。
3. 国籍(地区):填写纳税人的国籍或者地区。
4. 身份证件类型:填写能识别纳税人唯一身份的有效证照名称。
(1)    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,填写身份证、军官证、士兵证等证件名称。
(2)    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,如果税务机关已赋予18位纳税人识别号的,填写“税务机关赋予”;如果税务机关未赋予的,填写护照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证照名称。
5. 身份证件号码:填写能识别纳税人唯一身份的号码。
(1)    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纳税人,填写身份证、军官证、士兵证等证件上的号码。
(2)    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纳税人,如果税务机关赋予18位纳税人识别号的,填写该号码;没有,则填写护照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证照上的号码。
税务机关赋予境内无住所个人的18位纳税人识别号,作为其唯一身份识别码,由纳税人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初次涉税事项,或扣缴义务人办理该纳税人初次扣缴申报时,由主管税务机关赋予。
(二)表内各栏
纳税人填写本表时,应区别不同国家或者地区和不同所得项目填报。其中,在填报“工资、薪金所得”、“个体工商户的生产、经营所得”等项目时,按年填写。除此之外其他项目,则按月或按次填写。
1. 1列“所得来源国(地区)”:填写纳税人取得所得的国家或地区。
2. 2列“所得项目”:按照税法第二条规定的项目填写。纳税人有多项所得时,分行填写。
3. 3列“收入额”:填写纳税人取得的,未减除任何免税所得和费用的实际含税收入额。其中,“工资、薪金所得”项目的收入额,为全年收入额;纳税人的境外所得按照有关规定交付给派出单位的部分,凡能提供有效合同或有关凭证的,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,允许从其境外所得中扣除。
4. 4~11列“税前扣除项目”:
(1)   4~7列“基本养老保险费、基本医疗保险费、失业保险费、住房公积金”四项,是指按照国家规定,可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部分。本表中填写该纳税人缴纳该费(金)的全年汇总额。
(2)   8列“财产原值”:该栏适用于“财产转让所得”项目的填写。
(3)   9列“允许扣除的税费”:该栏适用于“劳务报酬所得、特许权使用费所得、财产租赁所得和财产转让所得”项目的填写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①      适用“劳务报酬所得”时,填写劳务发生过程中实际缴纳的税费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②      适用“特许权使用费”时,填写提供特许权过程中发生的中介费和相关税费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③      适用“财产租赁所得”时,填写修缮费和出租财产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④      适用“财产转让所得”时,填写转让财产过程中发生的合理税费。
(4)   10列“其他”:是指法律法规规定其他可以在税前扣除的项目。
(5)   11列“合计”:为所得项目对应税前扣除项目的合计数。
5. 12列“减除费用”:是指税法第六条规定可在计税前减除的费用。没有则不填写。其中,工资、薪金所得项目的减除费用为全年合计额。
6. 13列“准予扣除的捐赠额”:是指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,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捐赠额。
7. 14列“应纳税所得额”:根据相关列次计算填报。
8. 15列“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月应纳税所得额”:该项仅适用于所得项目为“工资、薪金所得”时填写,其它所得项目不填。
15列=第14列÷12个月
9. 16列“税率”及第17列“速算扣除数”:按照税法第三条规定填写。部分所得项目没有速算扣除数的,则不填。
10.18列“应纳税额”:是指纳税人区别不同国家或者地区和不同所得项目,依照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和适用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。
(1)   所得项目为“工资、薪金所得”时,第18列=(第15列×第16列-第17列)×12个月
(2)   所得项目为非工资、薪金所得的,第18列=第14列×第16列-第17列
11.“本期应缴税额计算”栏:应区别不同国家或者地区,分行填写。
(1)   20列“扣除限额”:是指同一国家或者地区内,不同所得项目的应纳税额之和。
(2)   21列“境外已纳税额”:是指纳税人在境外实际已经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。
(3)   22列“五年内超过扣除限额未补扣余额”:是指纳税人以前五年内超过该国家或者地区扣除限额、未进行补扣的部分。没有则不填。
(4)   23列“本期应补缴税额”与第24列“未扣除余额”:依据前列计算结果填写。
   若第20列≥第21列,且第20列-第21列-第22列≥0时,将结果写入第23列。
23列=第20列-第21列-第22列
   若第20列≥第21列,且第20列-第21列-第22列<0,将结果写入第24列。
24列=第21列+第22列-第20列
   若第20列<第21列,则将结果写入第24列。
24列=第21列+第22列-第20列